旋膜除氧器是一种新型热力除氧器,它依据亨利定律,在结构上采用了三种不同功能的旋膜器组成的组件,建立了汽态区段传质方法,完善了旋膜技术,具有除氧效率高、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和安全、节能以及适于入口水溶氧高、水温低和低温汽源等优点,具有滑压启动、滑压运行、负压运行、定压运行等功能,在机组启动运行中其除氧效果均达到部版标准的要求。
热力除氧器的技术指标主要是淋水密度,提升温度和溶氧的浓度差,旋膜除氧器的效率好于其它型式除氧器,见下表:
序号 |
项目 |
符号 |
单位 |
数值 |
||
1 |
除氧器型式 |
U |
|
雾化 |
泡沸 |
旋膜 |
2 |
淋水密度 |
Δt |
m3/m2.h |
68-87 |
85-159 |
133-177# |
3 |
提升温度 |
|
℃ |
40 |
40 |
93-97.5# |
4 |
浓度差 |
|
μg/L |
50-200/7 |
2000/7 |
7600/7# |
5 |
排气量 |
ΔG |
‰ |
3# |
<1 |
1# |
说明:#为实测值,余皆由文献、图纸整理。
旋膜除氧器的传热传质方式与已有的液柱式、雾化式和泡沸式不同,它是将射流、旋转膜和悬挂式泡沸三种传热传质方式缩化为一体的传热传质方式,因此有很高的效率。
射流、旋膜和悬挂式泡沸三种传热传质方式源于石化系统的喷射降膜和泡沸传热传质方式,不同的是,将喷射冷凝扩散管取消,利用喷嘴的射流及飞行冷凝,它不仅具有很大的吸热功能,而且具有很大的解析能力;将自然降膜改造为强力降膜,增加了液膜的更新度,使液膜沿管壁强力旋转卷吸大量蒸汽,增强传热传质功能;将相向泡沸改造为悬挂式泡沸,提高层中蒸汽流速高时的泛点(飞溅),并能保持汽体通道;将独立的三种传热传质装置缩化为一体在一个单元部件内完成。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效率和某些特殊功能,突破了已有除氧器的技术性能、使旋膜除氧器的除氧效果和适应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外至今尚未见报道。
现以滑压旋膜除氧器为例说明其技术特点:
1、除氧效果高.除氧后水中溶氧量:机组启动时<30PPb,运行时<7PPb。完全符合我国、美国ASTM、英国、日本火力发电厂水汽质量标准的要求.
2、适应性强。适于入口水溶氧量高(低压式—10000PPb高压式—2000PPb)、入口水温低(低压式15℃,高压式60℃)适于压力变化大(低压式0.02-0.05MPa,高压式0.02-0.85MPa)适于补水率大(高压式25%,低压式100%)的情况下运行。
3、稳定性好。当负荷突变25% ,瞬间再增补给水10%时;当改用低温汽源时;当入口水温大幅度降低时,其除氧水仍能合格,且除氧器不会发生震动等异常情况。
4、节能。其排气量小于出力的1‰,比其它型号同出力的除氧器少1/2-1/3,不需另加排汽冷却器,简化了设备,降低了热耗。旋膜除氧器可用于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当滑压运行时,可降低热耗值4KCal/KW,一台200MW机组节标准煤800t/年
结构特点
旋膜除氧器由除氧塔和水箱两大部件组成,给水除氧和加热主要在除氧塔内完成,水箱作储水、缓冲之用,锅炉上水时予以加热并辅助除氧。
1、在除氧塔内有二级除氧组件组成
1一级除氧组件由筒体、隔板、旋膜管、双流连通管、入口混合管和蒸汽管组件焊为一体,并分有水室、汽室和水膜裙室。旋膜管是传热传质的主要部件,需按设计参数选择数量和进行结构布置。
2二级除氧组件由篦子组和填料组两部分组成。
2、在除氧水箱内装有蒸汽导管、配水管、再沸腾管、防旋板与接管。
3、在除氧器及除氧器管路中还装有计量、显示仪表、控制阀门及保护、报警和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