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行业中内燃机的一种装置, 尤其为一种降低内燃机噪音的排气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 国内外在内燃机上的消声器理论基本上是一维 (一条线) 静态的, 应用于排气消声器方面虽有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 也是在气流低速稳定的前提下导出的各种计算公式 。 理论计算和实际计算误差大, 尤其是在高频范围内的误差更大。
一般认为其消声器的消声主要是中频消声 。 事实上, 内燃机的排气燥声中,低频、中频、高频都存在,设计其消声器应当是全频消声器。内燃机的排气, 是高温高速的脉动气流不是稳定的气流, 更不是小于20m/s(米/秒钟) 的稳定气流。在内燃机的排气门刚打开时,排气速度高达60o-700m/s,这种高速脉动气流产生的高频噪声, 减弱或延长使消声器失效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而提供一种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中: 采用变气流流通的截面积优化技术, 将高速脉动气流变为低速稳定气流, 达到降低噪声和节约燃油之目的 。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
已有的内燃机的排气管,为中空的不同截面,不同形状的排气管子,而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子采用变气流流通截面优化技术, 即在排气管的内腔中设有纵的小金属管子, 小金属管子上设有一些小孔, 小金属管子通过并固定在其横向隔板上, 排气管上设有进气和排气的小金属管子, 进、 排气的小金属管子固定在内燃机排气管的相关外壁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为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的侧视 A-A剖面结构简图,,图示中的零、 部件及其部位的序号:
1、消声器的管壁, 2、膨胀腔, 3、消声器的壳体, 4、消声器的隔板, 5、膨胀腔, 6、消声管, 7、消声器的隔板, 8、膨胀腔, 9、消声器的隔板, 10、膨胀腔, 1l、消声管, 1l'、排气口, 12、消声管, 13、消声管, 13'、消声器的进气口, 14、消声器的隔板问的小的消声管(共6个)。 A-A为图l 的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示说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通过进气口13 '进入消声管13,在消声器壳体3内通过2、5、8、l0膨胀腔和消声管l3、6、l2、l4、ll,将高速脉动气流变为低速较稳定气流;消声器隔板4、7、9可将消声器分隔为多腔结构, 使气流噪声有相位差; 通过气流变频并使之与声流脱高, 经由消声器上的排气消声管ll上的排气口11 '排出。
这种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主要由排气消声器的外部壳体3及进气口13 '、排气口11 '构成。这种内燃机上的排气消声器的内腔里主要由: 含有进气口13 '的纵向消声管13及插入式同方向平行的消声管6、12、14、11、以及膨胀腔2、5、8、10、隔板4、7、9和左、右管壁1构成,管壁1和壳体3焊合在一起。排气消声器的进气口13 '为一个,排气口11 '为一个。 消声管13、11在同一条中心线上,消声管6、13、12、1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个截面上。
所说的 A-A剖面内,消声管6、13、12以及隔板内的6个小的通气消声管l4是相互平行且相通的;隔板内的这几个消声管和消声管11亦是相通的 。
所说的6个小的消声管l4的每一个小的管壁上仍有一些小的通气孔 。
所说的排气消声器的壳体3的横截面为一个椭圆形 。
这种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 其消声器内气流流量可在 30-60m/s 范围内 。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这种内燃机上的新型排气消声器,釆用了变气流流通截面积优化技术, 将高速脉动气流变为低速稳定气流; 使气流产生噪声有相位差相互抵消技术: 变频技术和使气流与声流脱离等技术 。 这种变气流流通截面积技术, 结构新颖,具有消声量大,降低噪音、节约燃油,排气阻力小、排气背压低、功率损失比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