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比较,冷油器采用浮头管板式结构,实验时只需更换不同的传热管束和管间支撑物就可以构成不同内部结构的换热器。本次实验元件包括:弓型折流板光管冷油器(简称冷油器1),连续螺旋折流板光管冷油器(简称冷油器2),连续螺旋折流板齿形翅片管冷油器(简称冷油器3)。本冷油器制造后,壳程、管程均以0.8MPa压力做水压试验,各种冷油器的几何参数及布置形式见表2。
冷油器壳程总压降Δp随着壳侧油流量Ws的变化如图6所示,相应的壳程阻力系数与油流速的关系见图7。从图6和图7可见:相同壳侧油流量下,连续螺旋折流板式冷油器(冷油器2和冷油器3)的壳程阻力要小于弓型折流板式冷油器(冷油器1)。相同的壳侧流量下,冷油器3的壳程压降稍大于冷油器2的壳程压降。